作者: [美] 阿图·葛文德(Atul Gawande)
出版社: 浙江人民出版社
出品方: 湛庐文化
副标题: 关于衰老与死亡,你必须知道的常识
原作名: Being Mortal: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
译者: 王一方 主编 / 彭小华
出版年: 2015-7-31
页数: 248
最好的告别:关于衰老与死亡,你必须知道的常识
阿图·葛文德
41个笔记
◆ 总序 了不起的葛文德
在葛文德看来,医学之美在于思维之花的绽放,从不思(老师教,学生练)到寻思,从浅思到深思,从顺思到反思,从技术之思到哲理之思。阿图·葛文德三本书的书名就充满哲学意味和宿命感:《医生的修炼》+《医生的精进》+《最好的告别》,生命必须穿越复杂性(混乱、麻烦、不确定性、偶然性、多样性),然后追逐纯美的境界,但完美永远无法抵达,生命必然走向涅槃。
◆ 自序 一介凡夫 医生也许都想错了
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。
他冒着经受漫长而可怕的死亡的风险(这正是他最后的结局),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幻想。
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,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。
◆ 活得久了,问题来了
寿命的延长改变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关系。
经济全球化戏剧性地改变了年轻人的生存境遇。国家的繁荣有赖于他们逃离家庭期望的束缚,走自己的路——去任何能够找到工作的地方,做任何喜欢的工作,同任何自己喜欢的人结婚。
一旦人们拥有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足够的资源和机会,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拥抱新生活。
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,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。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,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。
◆ 03 依赖 我们为老做好准备了吗
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。
老年不是一场战斗,而是一场屠杀。
◆ 应运而生的疗养院
如果说住院有所不同,那主要是热情、庇护、食物、专心而友善的护理,以及护士在提供这些东西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技术。病人是否捡回一条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。医疗的作用很小,或者根本没有作用。
疗养院的创办从来不是为了帮助人们面对高龄的依赖问题,而是为了给医院腾床位。
◆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
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转原则是这样的: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睡觉、玩乐、工作,有不同的同伴,接受不同权威的领导,没有一个总体的理性计划。
在我们衰老脆弱、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,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。
◆ 04 帮助 适应从家到老人院生活的转变
我们想象不出,在我们衰老、脆弱、没人帮助就无法生活的情况下,还可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。我们想不出更好的方案。
◆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去老人院看一看
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发生了改变,而路不乐意自己不再是家里的主人。
◆ 老人的渴求:一扇能上锁的门
家是你的优先顺序中占主导地位的唯一地方。在家里,你可以决定怎么安排时间、怎么分享空间、怎么打理自己的物品。在家之外的地方,你决定不了。
他们进的是别人的家
辅助生活”的目标就是任何人都不必觉得被机构化了。
◆ 有没有一个真正像家的“老年之家”
人们追求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人生。成长要求向外开放。我们寻求新的经验、更广泛的社会联系,以及在世界留下足迹的方式。
研究发现,年龄大了以后,人们交往的人减少,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和老朋友。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,而不是放在做事上;关注当下,而不是未来。
他们妥协了。
人们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,而是随着年岁增长,快乐程度提高。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、压抑和愤怒。
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从在意实现、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日常生活的愉快和亲密关系,如果我们发现这更具满足感,那么,为什么我们要等这么久才去做?为什么我们要等到老了才去做?生活是一种技能。老年的平静和智慧是在时间历程中实现的。
重要的是存在于我生活中的其他人。
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。
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,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、不确定的时候,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,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。
“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”时,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。
◆ 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
让老人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从而保持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感。
◆ 用两条狗、4只猫、100只鸟发起的革命
厌倦感、孤独感和无助感
◆ 修复健康,也需滋养心灵
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。
唯一让死亡并非毫无意义的途径,就是把自己视为某种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:家庭、社区、社会。
◆ 生活中最好的事,就是能自己上厕所
生活中最好的事情就是你能自己去卫生间。
◆ 战胜老年生活的无聊与无助
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,他们就不再要求太多。他们不再寻求更多的财富,不再寻求更多的权力。他们只要求,在可能的情况下,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——根据自己的优先顺序作出选择,维持与他人的联系。
◆ 大限来临该做什么
避免痛苦、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、意识清醒、不成为他人的负担,以及实现其生命具有完整性
◆ 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
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,才能够活得更长。
◆ 临终讨论专家的话术
接受个人的必死性、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,这是一个过程,而不是一种顿悟。
◆ 08 勇气 最好的告别
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,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。
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—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、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。
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—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。
◆ 点评
点评:★★★★★
- 从医学的角度讲述了在面对死亡时我们能做些什么,考虑终了时的心理,给出的大多是是医疗层面的方法,例如“善终服务”“辅助生活”“生前预嘱”。
- “人终会死亡”是一个必然事件,然鹅“如何面对死亡”作者给出的观点是:不要个人主义,要从更大的层面去思考死亡是有意义的。【这个观点没能说服我( •̀ ω •́ )y】
- “面对死亡的勇气”这个方面讨论的比较少,可能作者是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吧,有空准备找一找有没有从心理角度出发的书籍。φ(* ̄0 ̄)
油管上有一个作者关于本书讨论的视频👇